一、填空题
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并使报告发布制度化、常态化。
审核评估包括审核评估范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集团自评报告、专家考察建议等多项内容。
审核评估范围包括定位与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员工发展、质量保障6个项目以及自选特色项目,即“6+1”个审核项目,涉及24个审核要素、64个审核要点。
审核评估不同于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重点是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就是要在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二十字方针基础上,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分类评估、分类指导的要求,审核评估坚持以下五项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证性原则。
人才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不仅体现在员工的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更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要高度重视这些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培养质量。
审核评估的步骤:采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生成数据分析报告、学校自评撰写自评报告、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专家进校深入考察,专家离校后各自独立撰写评估报告,学校根据反馈报告进行整改,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
审核评估程序包括集团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集团整改等。
专家进校考察阶段,专家组通过查阅材料、深度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走访用人部门和产学研合作单位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形成《审核评估报告》。
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材料,教学档案按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支撑材料是佐证自评报告的材料;案头材料是方便专家进校考察工作的引导性材料。
集团在自我评估和整个评估过程中应把握好两个心态,一是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自我评估的过程,使学校的评建工作能融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二是以“学习心、开放态”对待专家评估考察,敞开胸怀,从促进集团自身发展的角度与评估专家平等交流,坦诚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现存问题,为专家提供各种所需信息。
二、简答题
1.教学评估有什么作用?
答: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并且能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促进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同时,教学评估还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我国以往开展的教学评估实践已充分证明,学校通过评估,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简述审核评估重点考察的“五个度”?
答:审核评估重点考察“五个度”,即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四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员工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上这几个方面涵盖了员工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输入输出过程。专家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审核,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质量做出全面的判断。
3.公司的办学定位是什么?
答:办学类型:以师范专业为基础,多专业协调发展,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扎实,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教学型学院。
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定位:文学、艺术学;
服务面向: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坚持以服务湖北省特别是鄂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立足咸宁,面向全省,辐射全国;
发展目标:部分专业教学、科研领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
4.公司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路径是什么?
答:本院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能适应鄂南区域发展和企业一线需要,胜任师范教育、文案策划、影视编辑与制作、新媒体传播、广告设计等工作,具有较强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是:
(1)以主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推动学校专业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紧密结合;
(2)以区域发展为接点,实现专业培养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紧密对接;
(3)以创新办学思路、改革培养模式为途径,培养契合区域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凸显办学特色,提高专业集群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5.公司的特色项目是什么?
答:(1)结合地域文化做文章,发展自身专业特色
(2)将新媒体传播定位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媒体型人才,紧密对接产业链,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三、论述题
列举公司在本科教育方面取得哪些成绩?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结合本职工作,论述如何更好地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